查看原文
其他

武汉抗疫医生遭遇不测几乎失明,对方是3000亿市值上市大佬

成道社 2022-05-05


动向观察,热点聚焦,每日中产微摘

(成道参考已阵亡,请长按识别加成道决策)


那篇《发哨子的人》大家还记得吗?就是那篇被反复删除,又被全网的人接力的报道。


也就是从那篇,我们第一次知道了,原来“八谣”吹响的哨子是艾芬给的。


因为发哨,她遭到医院领导蔡莉前有未有的训诫和斥责:你视武汉市自军运会以来的城建结果于不顾;你是影响武汉市安定团结的罪人;你是破坏武汉市向前发展的元凶。



近,她遇到了不测。


2020年12月31日,一篇名为《武汉某医院急诊科主任艾芬在爱尔眼科治眼 致右眼视网膜脱离近乎失明》的文章在网络上传开。


去年5月份,艾芬双眼视力下降,前往武汉爱尔眼科治疗,院方副院长王勇告诉她,右眼患了白内障,需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。于是艾芬缴纳了高昂的2.9万元手术费后,爱尔眼科给她实施了手术。

次月,艾芬觉得视力并未好转,王勇认为那是正常现象,过一段时间便会恢复。到了10月,艾芬右眼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,呈灰白色隆起,屈光不正。


多名眼科医生告诉艾芬,眼底变性后恶化是导致她前述症状的主因,如果早发现,早用激光治疗,病情可能不会这么严重。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应该检查眼底是否变性,这是一项常规操作。


艾芬问王勇:“做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前,应该检查眼底是否变性,再决定是否实施手术,这是眼科医生应该具备的常识。然而,你们没有检查眼底,就做晶体植入,这延误了治疗时间。我现在视网膜脱离,右眼只能感觉到光,你们是否该承担责任?”


针对艾芬此疑问,王勇说:“术前检查了眼底是否变性,只检查了附近,边上没检查,是不够彻底。但单看人工晶体植入手术,是成功的。”


艾芬追问王勇,如果检查出眼底变性,还会不会做人工晶体手术?王勇答,要看变性的治疗情况再决定。


值得注意的是,6月份,艾芬找到爱尔眼科后,院方出示了病历。病历上载明,眼底未查,术后视力取决于眼底。


对于艾芬的遭遇,我们普通人可能听得云里雾里的。一些医学名词我们很难理解,艾芬给我们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:

“把我的右眼当成一个相机,晶体是镜头,眼底是胶卷。相机不能用了,可能是因为镜头和胶卷坏了。现在爱尔眼科只换了贵的镜头,没换便宜的胶卷,甚至还不知道胶卷坏了。”





此次,艾芬选择站出来公开此事的原因,在于她认为爱尔的行为有违医德。“一门心思要你换晶体,至于你这个人有没有别的病,都是次要的事情,就给我感觉就是这样的。”


另外,艾芬还认为自己的检查资料被篡改和调换。她觉得自己“白内障病变很轻”的原因在于其曾经在王勇的电脑上面看到一张自己眼部的术前照片。而从当时照片看来,自己的白内障症状很轻。


而近期自己去找王勇,他提供了一张白内障病变非常重的照片。艾芬认为, 近期王勇提供的照片,并不是自己眼睛的照片。


2


有人兴许会问,艾芬为何不在自家医院治疗,而是选择去了贵得离谱的民营医院——爱尔眼科?


这个似乎不难解释,去年年初,疫情爆发,武汉中心医院在某位领导的带领下损失惨重,光眼科医生就殉职了三位,其中就有年轻的李文亮。


那么艾芬所选择的这家眼科医院,到底又是怎样的一家医院呢?这是一家市值超3000亿的中国眼科界的“航母”。这艘超级航母拥有600余家连锁医院及中心,其中内地就有500余家,每年上千万人次的诊疗量,是公认的明星公司。


而白内障手术也是爱尔眼科的主要业务,项目收入排在所有产品收入的前三位。爱尔眼科随后回复艾芬质疑:各环节符合医疗规范。


王勇又称:“门诊病历是记录初诊情况。进一步术前检查时,每个患者都做了眼底检查的,如眼底OCT 检查,B超检查等,这些检查没有发现您有网脱体征,我们才安排了手术,由于现有检查的局限性,瞳孔小,检查范围不完整,没看到周边网膜。”



爱尔眼科:成立调查工作组

连夜赴武汉调查


对此,2020年12月31日晚上,武汉爱尔眼科发布声明,医院第一时间对诊疗全流程开展自查,患者(即艾芬)右眼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,术前检查、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。术后恢复结果显示,患者视力较术前明显提高,眼底视网膜平复。目前,医院正积极联络患者,邀请其到医院复查。


启信宝显示,武汉爱尔眼科是爱尔眼科(300015.SZ)旗下全资子公司。


2021年1月2日,爱尔眼科微信公众号发布通告称,对于艾芬女士在武汉爱尔眼科医院的眼病诊治事件,爱尔眼科医院集团高度重视,迅即成立集团调查工作组,并于2021年1月1日连夜赶赴武汉进行调查。工作组将本着对患者和社会高度负责的态度,对此事进行全面调查核实。集团对艾芬女士所述病痛表示关心和同情,并愿意为其后续治疗提供帮助。





爱尔眼科回应:

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


2020年12月31日晚间,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发给记者一份名为《武汉爱尔眼科医院声明》的声明。


武汉爱尔在声明中表示,经核实,该患者(指艾芬)右眼为高度近视并发性白内障,有手术适应症,该患者的术前检查、手术和术后复查等各环节均符合医疗规范。患者自主提供的三甲医院术前B超和OCT检查结果均显示眼底视网膜平复。



不过,对于爱尔眼科医院的声明,艾芬认为对方在撒谎。



针对声明中提到的“周边部分被白内障遮挡”,艾芬认为自己的“白内障病变很轻,压根无法遮挡。”


艾芬向记者提供的一份微信聊天记录显示,2020年11月,艾芬向王勇沟通爱尔眼科术前没有告知她关于视网膜的任何问题,对方回复称,艾芬“手术前因白内障的遮挡和外伤瞳孔有前粘连,瞳孔扩不大,所以术前没有办法检查您的周边网膜”。


当艾芬进一步质疑时,王勇又称“门诊病历是记录初诊情况。进一步术前检查时,每个患者都做了眼底检查的,如眼底OCT 检查,B超检查等,这些检查没有发现您有网脱体征,我们才安排了手术,由于现有检查的局限性,瞳孔小,检查范围不完整,没看到周边网膜。”


爱尔眼科市值突破3000亿元

跻身创业板第四


图 / 图虫


12月31日,爱尔眼科股价上涨1.41%,报收74.89元/股,攀上了上市11年多来的最高点。


而2020年,爱尔眼科股价整体上涨147%,市值突破3085亿元,位列创业板第四。



市值不断攀升的爱尔眼科,业绩也在水涨船高,其2020年前三季度净利润为15.46亿元,已经高于2019年全年同比增长36.67%的13.79亿元净利润。


“四季度的数据还没出来,但整体情况挺好的。”上述爱尔眼科有关人士表示。


数据显示,2020年第三季度,爱尔眼科实现营业收入44.02亿元,同比增长47.55%;实现扣非净利润10.02亿元,单季首次突破10亿大关,同比大增85.49 %。


旗下医疗机构数量超600家


从财务数据和市值来看,爱尔眼科不仅在民营医疗上市公司中鹤立鸡群,而且也使在公立医院处于边缘的眼科,成为了耀眼的赚钱业务。


“眼科在医疗市场的占比并不大,公立医院五官科的收入只占其整体收入的5%份额。”前述爱尔眼科有关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。


不过,该人士同时认为,由于中国人口基数大,眼科市场需求端很旺盛,潜力也很大。


爱尔眼科提供的资料亦表明,我国眼科医疗服务需求空间巨大,眼科疾病门诊患者数量快速增加。以近视问题为例,目前中国近视患者总人数已多达6亿。同时,预计2050年老年人口将达4亿以上,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白内障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年龄相关性眼病持续增长。


而爱尔眼科还在大力扩张。


爱尔眼科12月31日披露的投资者调研记录显示,未来其将在北京、上海、广州、深圳、成都、重庆、沈阳、长沙、武汉等城市打造九个标志性医院,包括一家世界顶级医院,7-8家国家/区域顶级医院,而这些都在按计划推进中。


另外,爱尔眼科希望在未来三年把绝大部分省会医院建成当地一流,并继续加强地级市和县级医院的建设。


据统计,目前爱尔眼科旗下医疗机构数量已经超过600家。


“目前利润最高的医院在省会一级,但整体看,地级市的数量大,越往下沉,需求端还会更大一些,50万人口以上的县都会去建医院,但人口太少的县不会单独设医院。”上述爱尔眼科有关人士说。




“新开的医院培育期大概3年,回本估计得7至8年。”上述爱尔眼科有关人士透露。


视光收入占比未来将超30%


2020年半年报显示,爱尔眼科视光服务收入占比达到19.77%,仅次于占比为37%的屈光手术,而这两者的同期毛利率分别为46.68%和54.39%。


“从屈光手术渗透率的角度来看,还有巨大提升空间,公司的屈光市占率不断提高。”


爱尔眼科表示:“中国约有7亿近视人群,但在2019年,全国仅实施200万例屈光手术,渗透率不足0.3%,还非常低。”


“屈光手术的价格一般1至3万元,视光服务的价格为几百到几千。”上述爱尔眼科有关人士说,“经营和战略布局上没有问题的话,相信公司会保持一个比较好的增长态势。


她的对手太强大了,一个单薄的小医生能撑住吗?去年,她为大家到处说,这次,是否该轮到大家帮她到处说?


 入群/合作,请注明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